中国茶科所科技特派员韦康,用科技的力量点茶成“金”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中国茶科所科技特派员韦康,用科技的力量点茶成“金”

“钱支援,物支援,不如来个科技特派员。”今年是浙江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20周年。截至目前,浙江共派出各级科技特派员3.9万人次,推动农民增收63.5亿元。科技特派员穿梭山林、躬耕乡野,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在广袤田野上书写了科技兴农富民的绚丽篇章。

韦康,1981年出生,浙江东阳人,中共党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担任省级个人科技特派员10年、团队科技特派员成员12年,同时是缙云县科技特派员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级青年英才,主要从事缙云黄茶的推广及特异成分的发掘、应用等。创建精品黄茶示范基地3个、良种繁育基地2个,研发了高TGGP黄茶并入选首批浙江创新馆展品,后期将针对提高黄茶TGGP含量及如何形成双高黄茶(高氨基酸、高TGGP)持续开展技术攻关。2011年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5年获得中国茶叶学会青年科技奖,2019年、2021年两次获评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

共富路上

“近5年来,缙云黄茶种植面积扩大了7000余亩,建立了500~1500亩黄茶示范基地3个,黄茶年产值超过1亿元,平均每亩效益超过1.5万元,茶农增收6400万元”。省科技特派员韦康望着成片的缙云黄茶茶园向记者说道。

“从一棵单株育成一个品种,继而培育形成一个特色产业”,这是一个非常不易的过程。韦康表示,缙云黄茶的发展历程同样如此,需要具备多个条件要求,如需要原生茶产业具备一定的规模、良好的人文背景、高质量的产品、庞大的市场需求、雄厚的资金投入、大规模的生产经营、龙头企业引育、创业孵化培育、技术团队持续的技术创新、地方政府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集合,最终让缙云黄茶成了当地特色产业。

2012年,为响应“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号召,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要求科研一线的年轻工作者作为预备科技特派员,跟随老科技特派员服务生产一线。从那时起,韦康就跟随所里的白堃元来到了缙云县。为了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10年来,韦康走遍了缙云各个主要产茶乡镇,为茶农提供各种技术帮扶。通过田间调查,针对缙云黄茶发展初期存在的种植、加工等生产技术瓶颈,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缙云县科技局、缙云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以及缙云县龙源茶叶有限公司等4家当地黄茶生产企业,重点围绕缙云黄茶高效施肥、棚架设施、示范基地创建等开展研究与示范,解决了黄茶施肥不均衡、早春不施催芽肥、黄茶产品单一等制约性问题。

通过科技特派员工作,真正实现将科研与产业相结合并让韦康感到自豪的是缙云黄茶2.0的技术研发。起初,韦康等发现缙云黄茶中富含一类特殊成分,即TGGP物质,这种物质具有抗菌消炎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功效,但其在普通茶叶中含量较低(<0.2%)。随后,通过特殊的栽培和加工工艺,韦康成功开发出了TGGP含量高的黄茶,在缙云黄茶头茶中含量可以达到1%,更高的能达到1.5%以上,实现了让缙云黄茶不但好看、好喝,还有益身体健康的美好愿望。

本着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思路,围绕该特异成分,韦康正在进一步筛选高TGGP的茶树资源,用于培育TGGP含量更高的黄茶品种。同时改良种植管理模式、改进加工工艺,使下一代的高TGGP黄茶含量可以超过3%。他希望通过这些工作使得缙云黄茶插上科技的翅膀,使整个产业始终能健康良性地发展,茶农能够从黄茶产业中持续获得收益。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韦康表示,要不断推进茶科技在茶领域的应用,通过持续更替的技术革新,进一步协助地方政府、企业、茶农,做好科技特派员的创新成果落地工作,实现科技扶贫的“初心”。

当地人说

缙云县前路乡姓叶村叶辉:“科技特派员韦老师带领我们建设标准茶叶示范园,做项目,开发新产品,并为我们提供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让我们的日子欣欣向荣。”

来源:中国茶叶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